熟透桑椹的那難以言喻的天氣
海水綠成湖泊的安靜而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18)
- Aug 13 Sat 2011 17:25
情詩大接力之謝謝朵兒
- Aug 09 Tue 2011 05:47
In Search of the Black Swan
- Jul 10 Sun 2011 20:30
《幻覺的哲學》讀後
Now everything seems clarified.
Even when I followed Descartes step by step like his shadow, when I understood Kant most intimately like a true friend, when I trusted Hegel with all my heart, when I admired Wittgenstein to the highest extent, when Gadamer became my role model as a philosopher, and when Merleau-Ponty shook me with such violence and tenderness-
- Jul 08 Fri 2011 05:19
Rachel, why do you have to marry Daniel Craig?
Agora才開始不到一分鐘,你就跑去抽菸了。因為她。因為她睜著無邪的大眼睛,無比專注而熱切地看著面前的孩子們。因為她問:「你們覺得是什麼奇妙的力量隱藏在地下,使得每一個人、動物、物體和奴隸倒下?(所以奴隸不是人但這不是重點)(啊抱歉我那時真的只看了一分鐘而已事實證明這件事很重要)」她帶著深思卻溫柔的笑容問:「那會是什麼呢?」更要命的是,在兩個傢伙漫不經心的回答之後,她認真起來了,她說:「你們說的是同一件事,而且你們都沒有講到primary cause。」她說primary cause。很好,她在教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接著她說,略帶激動地:如果宇宙沒有中心,那麼萬事萬物都會是一片失序、一團混沌,那麼我們身在何處都不會有任何差別,還不如不要出生。
……
- Jun 28 Tue 2011 03:35
Diary IV
最後,你和她說:「如果以後妳在天堂遇見我,記得跟我打個招呼。」
而她說:「如果我們都能上天堂,我想我不只會和你打招呼,我會緊緊的抱住你。」
- Jun 21 Tue 2011 03:35
再戰無常
哀,我實在是不想comment一封情書,因為愛情是那麼珍貴的東西,就像你喜歡的劉禹錫:「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但這封情書的問題不是郎意可以撐多久的問題,而是很明顯這個郎意是被一個更大的理想架構演繹出來的,意思就是你沒有讓她覺得她在你的世界是無上,而是在她之上還有一個理想/理論,而你只是這個理想/理論的代言人,而不是你自己,這就是用理論來寫情書的問題,客觀化論證的同時讓主體的慾望被失焦了。所以你其實只要強調自己有多愛就好,也不用那麼辛苦把那些哲人的屍首挖出來擺了。
而且,都三十了,需要寫到情書肯定是已經走投無路了,我非常能夠了解,所以我一定也要在此警告其他人,千萬不要學你。不過,這時候你也許就會希望諸行無常了,因為無常也許會幫你挽回頹勢,所以無常也並非是完全負面的,當然,這樣就是說諸行無常將使得一切完全不可期待以至於溝通也就不可能。的確,語言/概念的真假是互相依賴,是人事時地物的因緣聚合之下,溝通才能成為可能,但也僅僅是可能而已,因為人們往往美其名在溝通,其實都只是藉語言為參考來揣測對方的意思而已,即便雙方都有溝通的誠意,只要一個環節沒對上,雙方就會變成雞同鴨講,溝通效率大降。
- Jun 19 Sun 2011 22:59
三十一歲生日大事紀兼有獎徵答
- Jun 19 Sun 2011 07:02
三十一歲生日自我期許
瘋魔癡狂,顛倒夢想。
- Jun 15 Wed 2011 21:46
美學的牢騷或牢騷的美學
全世界最殘忍或無聊(也可能是有趣啦,端看你犬儒的程度)的事情之一,莫過於看著分析哲學家先製造了一個循環定義,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然後,一臉心虛地為自己辯護,說這個循環不是惡性的。在這裡,我們姑且不論什麼是所謂的「非惡性」循環,哲學家們之所以對惡性循環避之唯恐不及,主要是由於,在這種情況下,被定義項與定義項其實是互相定義,而到頭來沒有定義任何東西。比如說,如果我把藝術品定義為藝術家的創造,那麼,我最好就不要再說,而藝術家就是創造藝術品的人。因此,如果哲學家曾經一度依賴這些定義才能成功地解釋他所欲處理的現象或問題,那麼,循環的出現往往標誌著整個解釋只是一堆空轉的廢話,而甚麼都沒有告訴我們。
諸如此類的循環定義說穿了,不外是人們自以為在從事思考而實際上只是在濫用語言的又一種症狀而已。
- Jun 07 Tue 2011 22:20
哲學生涯最高傑作(下)
III.
Now, I am in a position to draw my own contention and put it straightforwardly. I believe that for Descartes, something like BonJour’s third premise, namely, the very statement that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our clear and distinct perceptions are true, is analytic in character. We are thus absolved from the obligation of justifying it, rather, what the statement at issue demands is a transcendental deduction in the Kantian sense, that is, an “explanation of the manner in which concepts can thus relate a priori to objects”.
- Jun 07 Tue 2011 22:19
哲學生涯最高傑作(中)
- Jun 07 Tue 2011 22:13
哲學生涯最高傑作(上)
- May 27 Fri 2011 00:53
Diary III
想像裡約莫就是類似這樣的夜晚吧,空氣裡飄浮著最後一絲稀薄的涼意,雨後的天空,還積了許多雲,或許稍晚仍會再下雨。你忽然覺得,該是時候,和他做個了斷。因此你拒絕了心愛女孩的陪伴,決定單刀赴會。但其實你心裡清楚得很,「了斷」這樣的字眼從來就不適合他--因為他總是那樣矜持、內斂,節制而纏綿不絕,像他筆下的舞者:
再高你也可能上去過,海芋花田
- May 11 Wed 2011 02:00
反諸行無常--一個歸謬論證
親愛的釋迦牟尼,構作以下的論證,我的初衷其實非常地單純:我只是希望,有朝一日,如果有幸,我還能無畏地對任何一個人持續說出:「我會永遠喜歡你」這句話,對方有可能會相信我。
只是「可能」而已。很明顯地,如果我們的要求是,聽見這句話的人「必然」會相信,這樣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因為,即使上帝曾親手將這世上的每一個真理一字一句地寫成一部書,其中恰好包含了類似「我將始終不渝地喜歡著某人」這樣的斷言,而我只是當著那個人的面,大聲地讀出這個句子;除非,這部書裡同時有著「對方當下就信了」這個命題,否則,沒有任何事情能夠保證對方會相信我,而這部書裡會不會有後面這句,只有上帝知道。簡言之,即便我說的是真的,從這一點我們完全推論不出對方的信任。
- May 08 Sun 2011 22:31
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
在你離開之後,面對一室的空寂,我才意識到你留下的問題的分量。
以你的背景,想必可以同意:在信、望、愛這三件事情之間,有其內在的、甚至是必然的關聯。當然,那關聯究竟是甚麼,信望愛三者孰先孰後,其中之一又是如何地影響著另外兩者,所有這一切問題都異常深刻而複雜,乃至容許各式各樣不同的詮釋以及回答。但是在這裡,我們不必走得那麼遠;我們甚至不需要同時照顧到這三者。有一種簡單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一個人有信仰,或者說,能夠真正去相信,那是因為在一個極為根本的層次上,他對這個世界、對自己或對他人,抱著希望。換言之,一個沒有希望的人,無法擁有真正的信仰。在這個意義上,告訴你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正是要告訴你我為何不信,無法相信;而跟你談論後者,說穿了,就是要跟你談論我的絕望。